本月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全球贸易战持续升级。一系列的关税措施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超大型油轮(VLCC)运价和航线布局造成了显著冲击。
原油运输成本或大幅提升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中国是美国丙烷和乙烷的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美国丙烷和乙烷对华出口量分别占其出口总量的17.5%和46%。然而,随着贸易战打响,中国买家可能会减少从美国采购这些产品的数量,转而增加从其他国家的采购量。此外,预计在截至4月27日的30天内,所有地点将向西非运送400万吨汽油,创两年来新高;所有地点向美国大西洋海岸运输公司运送了160万吨汽油,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高,但仍处于正常的季节性趋势范围内。
在此背景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从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建造、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征收港口费用。这些费用将从每净吨50美元起,未来三年每年增加30美元。对于一艘VLCC而言,这意味着每次靠港需支付近190万美元的费用,预计到2026年4月将升至240万美元以上。虽然部分短途航线可能获得豁免,但从波斯湾和西非进口的原油将面临运输成本显著上升的风险。
这些新增费用对VLCC市场造成了直接冲击。根据标普调查数据,4月17日波斯湾至中国航线的VLCC运价指数为59.5,较3月20日的70有所下降。市场参与者预计,随着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关税,VLCC运价指数将进一步承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也对油轮市场构成压力。
船队老化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超过890艘VLCC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船龄已超过15年。由于拆解率低,这些老旧船舶仍在运输受制裁的货物,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预计今年全球将交付近40艘重油油轮,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76艘。
欧佩克持续增产
2025年1月和2月,日本自波斯湾进口原油量达到245.3万桶/日,约占其进口总量的96.4%。长期以来,该比例一直维持在95%以上,2024年3月达到94.7%。欧佩克+成员国调低官方OSP售价,直接拉低进口成本,提振了日本炼油利润,裂解价差也因此受到支撑。目前,日本政府和炼厂的目标是将中东原油的依赖度降至90%以下,但受炼厂加工单元与原料混合比率的限制,短期内难以显著调整进口结构。为降低对中东原油的依赖,日本及其他亚洲买家增加了对美国原油的采购意愿,部分原油通过Equinor等渠道进入东亚地区。2025年初,美国原油与中东原油的价差并未显著扩大,导致亚洲炼厂对美国原油持观望态度。数家大型炼厂原料经理指出,除非美国原油能在价差上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否则为进口渠道多元化而牺牲炼油利润并不可行。因此,本轮亚洲原油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并未落下帷幕。
当前,原油市场基本面依旧保持一定韧性,但从宏观因素、地缘冲突和基本面三大维度看,油价的上行动能正在迅速削弱。宏观层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放缓,中美贸易谈判预期升温但无实质性进展,短期难以带来实质性利好;地缘冲突层面,俄乌复活节短暂停火、伊朗与美国第三轮会谈等消息带来地缘冲突缓和预期,但冲突各方尚未达成长期和平协议;基本面层面,虽然欧佩克推出新的减产补偿协议,但新增减产幅度有限,且二季度市场大概率进入温和累库阶段,补库支撑需求的逻辑正在减弱。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已从“强现实”向“弱预期”转变,在当前的原油价格水平下逐步增持空单将更具性价比。(作者单位:中州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