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eepSeek激发了市场对AI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想象,推动机器人、计算机、大数据等科技股大涨。节后股指期货整体呈温和上涨态势,以大科技为代表的中证1000指数表现最强,大消费、大金融、周期股占比较高的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相对偏弱。短期看,随着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窗口临近,市场期待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改革和维稳预期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股指春季行情有望延续。
从基本面看,今年1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1%,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受春节错月、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有所放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外需下行压力加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再度走低。物价方面,CPI同比上涨0.5%,涨幅较前值扩大0.4个百分点,PPI同比降幅持平。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叠加春节假期消费的提振,汽车、家电、移动通信等耐用品消费回暖,餐饮、旅游、住宿等服务消费大幅提升。考虑到海外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尚未完全显现,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经济衰退风险仍在,随着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补库存周期结束,国际贸易活动将再次收缩,新增订单逐渐减少。此外特朗普计划于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并对汽车、半导体、药品等征收25%的进口关税。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更多贸易摩擦,不利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国内抢出口效应将逐渐消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仍面临下行压力。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宏观政策仍需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多依靠提振消费来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措施有望陆续出台。
企业盈利方面,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同比下降3.3%,降幅较前11个月收窄1.4个百分点。分行业类型看,石油、煤炭、天然气开采等上游原材料加工业利润降幅收窄,纺织服装、家具、化学纤维等下游制造业利润增速放缓,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高端和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2024年1—12月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3%。相关数据显示,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有助于上游原材料加工业利润改善,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家电、移动通信等相关行业利润回升。但由于终端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生产成本难以向下游消费者传导。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内卷”严重,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不得不主动减少产量和降低库存。
金融数据方面,今年1月信贷数据迎来开门红,新增人民币贷款513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56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基于早放款、早受益原则,部分项目在年初集中投放,1月信贷冲量符合季节性规律,表明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并通过资本支出的形式转化为居民收入,但居民收入并未形成更多消费进而转化为企业收入,而是以储蓄的形式回到银行体系,资金空转和淤积的现象依然存在。M1同比增速转正,主要受央行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表明当前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基于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对生产和经营保持谨慎,主动扩大投资的意愿不足,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
促进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积极因素增多。随着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窗口临近,财政部、央行、中国证监会等各部委相继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就今年将要出台和实施的相关政策举措回答记者提问,政策暖风频吹。
综上,股指的估值主要受分子端企业盈利增速下滑的拖累,而分母端的支撑,主要来自宏观政策预期推动下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短期看,在政策预期的推动下,叠加节后企业进入开工旺季,市场对下游需求回暖的预期升温,股指春季行情有望延续,但在企业盈利显著改善之前,投资者需谨慎看待反弹高度。(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