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原油价格进入了高波动阶段。特别是自特朗普就职以来,其对能源市场的影响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给油价运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1月份原油市场先扬后抑,1月10日在拜登政府卸任前夕,美国财政部发布对俄罗斯石油业新一轮全面制裁,油价闻讯大涨,国际油价短短一周时间上涨逾5美元,由于制裁措施非常严厉,引发了市场对供应端收紧的担忧。随着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市场对油市的看多情绪降温明显,油价连续下跌,回吐了前期涨幅。尤其是WTI原油月差明显回落,意味着市场对油价的上涨焦虑得到缓解。
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对制裁影响的担忧完全消除,虽然特朗普限制美国能源价格的努力让油价自高位回落,但资金仍在继续押注制裁的利多影响,这种巨大的分歧体现在持仓上出现明显分化,基金仍在大举增持布伦特原油投机性净多头寸,同时大幅减少WTI原油投机性净多头寸。这样的变化显示,资金基于特朗普上任后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做出了做多布伦特原油、做空WTI原油的跨区决策。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当周,布伦特原油投机者净多头头寸增加44839 手,至307704手。WTI原油投机性净多头头寸减少58347手合约,降至178008手合约。
EIA最新周度数据显示,1月24日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减少23.7万桶/日,至1324.0万桶/日,这一产量水平较去年年底的高位已经回落近40万桶/日。美国对俄罗斯制裁进一步对供应产生实质影响,美国于1月10日对俄罗斯“影子船队”实施制裁,导致运费飙升,ESPO航线运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暴涨,科兹米诺至中国东北航线整船运费飙涨至四倍。在制裁宣布之后,运费和ESPO原油的折扣立即抬升。睿咨得报告显示,印度的卸货量减少了40万桶/日,中国和土耳其的卸货量减少了30万桶/日。
根据睿咨得对油轮追踪数据的分析,在美国实施扩大制裁后的第一周,俄罗斯海运原油日出口量减少约8万桶,降至304万桶。不过睿咨得表示,俄罗斯正在迅速地适应对油轮的新制裁,对来自西方港口的货物不再使用受制裁的油轮,在远东港口,其份额从2024年的80%下降到制裁后第一周的35%。尽管远东港口的货物对这些制裁十分敏感,但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另外,美国将对OPEC成员国伊朗实施更严厉的石油制裁,这有可能削减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根据相关统计,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已超过150万桶/日,市场判断制裁可能导致伊朗原油产量下降50万~100万桶/日,而OPEC的剩余产能或成为有效缓冲。
特朗普上任不久就呼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下调油价,下一次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将在4月5日举行。此前OPEC+多次强调一直以来的立场都是为了市场的长期稳定,以确保有足够的供应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多次强调该组织不以油价为目标,并且已经制定了从2025年4月开始提高产量的计划。此前由于需求疲软,该组织曾多次推迟增产。不过最新的动态显示,沙特或向美方政策倾斜,美沙关系显著回暖。特朗普上任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大概率会是沙特阿拉伯。沙特方面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或更多,这一投资计划显示了沙特对美国市场的重视及其对美关系的战略性考量。
总体来看,特朗普上任之后其系列举措将对原油市场供应端产生重大影响,对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和原油价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消费端,1月份寒潮增加了欧美地区对柴油市场的需求,柴油裂解价差一度走强,汽油市场则表现较为平淡。中国市场春节假期前后是柴油消费淡季,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中美原油加工量均有明显下滑。从2024年来看,中国汽油、柴油表观消费均明显下滑,原油需求疲弱成为限制油价表现的主要驱动。在能源转型背景下,2025年中国市场的消费表现将非常关键。
特朗普上任后通过系列举措,包括提升关税、制裁以及给主要石油生产国施加压力等,迅速扭转了市场预期,影响了油价的运行节奏,油市前期过热的局面逐步降温,油价大涨的风险基本消除。但石油市场供应端的不稳定风险进一步增大,虽然特朗普试图抑制能源价格,但市场对关税、制裁对能源市场供需的冲击仍然非常警惕,近期供应偏紧局面仍将维持。预计油价维持高波动运行,注意节奏把握。(作者单位:海通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