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市场高度关注。通稿发布后,港股及富时A50等指数的直线拉涨,反映出市场对此次会议的表述持超预期态度。12月10日A股开盘,上证指数高开2.6%,沪深300高开3.3%,中证1000高开3.02%,但各指数日内低走,截至收盘,各主要指数回吐超过一半,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分别收涨0.59%、0.73%和0.93%。尽管全天成交再次回到两万亿元上方,但反映出资金产生分歧。
10月中旬后A股轮动速度明显加快,以个人投资者为代表的两融资金持续活跃,融资余额总量和融资余额流动市值比维持高位,催生了题材和小市值股票行情,公募偏股型基金存量份额反而在10月回落,11月新发基金数量相对10月也明显下降。
11月底以来的A股反弹行情的重要驱动是市场对后续政策进一步加码抱有期待,交易型资金活跃度高于机构资金。机构资金之间分歧较大,使得以中证1000、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盘指数换手率显著高于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指数。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表述符合市场乐观预期,其中较大的举债和赤字空间,以及央行最近的表态已在债券市场提前交易。整体而言,本次会议是乐观预期的兑现。
股市的资金构成相对复杂,而债市、汇市机构资金占据主导地位。近期股、债、汇定价也反映出资金之间的分歧。11月以来,区别于股债“跷跷板”,二者时常出现同向行情。11月底以来更是出现股票温和上涨、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1.85%以下的股、债双“牛”行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向7.3运行,反映了流动性宽松预期,也与市场资金构成有关。主力机构资金押注确定性最强的债市,股市则需要等待新一轮政策的落地和基本面的验证。不同性质的资金对政策与经济的预期存在差异,不同资产定价短期出现分歧并不罕见。但从中长期来看,政策预期和资金的影响逐渐减轻,各类资产走势最终会向经济基本面收敛,从而消除定价分歧。
往后看,需要超预期增量政策的发力,机构和游资才会共振,进而推动A股突破前期高点。目前市场对政策进一步加码仍有期待,但即便如此,A股也较难出现顺畅的单边上涨行情。一方面,需关注特朗普2.0的影响。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预计其会推出一系列关税政策,国内“见招拆招”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国内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还需验证。在此之前,上证指数大概率在3100~3674点(国庆节后的高点)宽幅震荡。若后续维持1.4万亿元以上的量能,或仍以交易型资金为主导,则α(资金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能力)要强于β(资产与市场涨跌同步的收益),指数将呈上有顶、下有底的偏强震荡态势。(作者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编号Z0019574)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