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940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人行5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没买黄金,6月份的数据即将公布,这篇文章主要想猜下这个数据以及揣摩其之后的行为。
历史规律来看,16年的时候,央行是出现过一次暂停购买又继续的,但更多时候一旦暂停则会停滞很长时间。
而人民银行引领的购金潮是过去两年黄金市场重大的叙事之一,所以黄金的多头对这个数据关注度很高。
对数据比较敏感的朋友看到这个历史购金曲线应该会产生疑问,人行16年之前黄金持有量的增长基本都是脉冲性跳增的,这显然不太符合常理,估计是买入行为一直断断续续存在,然后集中一次性公布罢了。
可能是以前黄金的持有量带有一定政治意味的色彩(家底薄弱的时候不想轻易透露故而增加神敏感?),所以才采取了这个操作。
想说这个事情的目的在于,如果人行的黄金持有量数据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色彩的话,适当的进行修饰,是合理的,也是有历史行为验证的。
当下也处在这个氛围里,继续购买黄金至少会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1、 给人民币增信
人民币面临很大的压力,原因这里就不展开细讲了。
而当下7.3又是面临比较重要的价格关口,人行甚至都要采取带有紧缩意味的政策来打压债市,从而变相稳定一点汇率。
而人行在资产负债表里提升黄金的比重,可以优化对本币的信心。当下黄金规模无论是总资产比重还是外汇资产比重,都还有大把的空间能够提升。在海外普遍高利率的情况下,即便是拿其他外汇资产所产生的利息来购买黄金,每月也都能买不少。
2、继续加强全球去美元化的叙事;
去美元化这个叙事过去两年流传盛广,尤其是中文媒体圈,毕竟美国债务不断突破上限,拉长时间看,美联储也是印钞引起来毫无节制。
再叠加全球央行购金以及我们“看起来”在抛售美债的攻击策略,描绘的图景听起来很容易让人热血澎拜。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美元指数却在越走越强,美元的国际支付市场的份额过去几年也在不降反增。
受高利率影响,针对居高不下的美国利率,在外汇储备中增加美元敞口的央行数量也在增加。
中国作为中坚力量,轻易中断黄金的购买,无疑是给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以,结论是,应该继续买的,怕价格高少买点也可以,或者就算不买至少数据层面体现出来还在买也行,大国博弈的环境,阶段性稍微粉饰下数据,不寒碜,又不是没干过。
宏观组:
赵旭初
Z0019141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