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随着粮源转移,余粮销售压力递减,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玉米价格延续区间振荡。市场人士表示,供应压力有所减缓,而需求增长不足,玉米或企稳有所反弹,但反弹空间预计受限。
随着购销进度推进,粮源转移至贸易商手中,基层余粮有限,干粮交易成为重心。长安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琳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东北第三批收储预期随着吉林直属库的收储落地而增强,叠加保税区收紧进口政策、定向稻谷出库延期等利多消息支撑,市场情绪得以提振,3月底4月初玉米期价表现偏强。但随着前期利好不断消化,叠加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玉米上行乏力转而回落。
“事实上,4月上旬全国玉米售粮进度为80%—84%,叠加进口谷物库存偏高,商业渠道供应充裕;下游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在建立一定库存的状态下,采购情绪仍偏谨慎。同时各类储备及贸易主体在产区展开收购,供应压力递减,加上进口拍卖暂缓、收紧保税区进口消息,市场存在预期升水,价格底部有支撑,但上行缺乏有力驱动,预计呈现筑底振荡走势。”中信期货农业组分析师刘丽芳向期货日报记者解释道。
弘业期货玉米分析师陈春雷表示,4月中下旬,东北地区玉米新作种植将展开,从补贴政策看,大豆补贴仍远优于玉米,玉米种植面积或难增。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玉米是产能提升重点,因此玉米新作产量或稳中有增。
外盘方面,据陈春雷介绍,美国农业部释放美玉米种植面积减少预期利好,但近期天气利于播种,截至4月7日,美玉米播种工作已完成3%,与去年同期持平。需关注的是,美玉米旧作结转库存增加压力。南美方面,巴西减产预期与阿根廷恢复性增产预期对冲。从谷物替代上来看,玉米与小麦价差仍超300元/吨,且难再现去年大量低价芽麦替代情形;当前小麦生长形势较好,需关注麦价承压可能。进口方面,1—2月的进口玉米量较大,且较高的内外进口利润差促进进口增加。中国海关已要求一些贸易商限制向保税区运送海外玉米,以缓解国内供应压力;政府要求贸易商和加工商将入境量控制在低于去年的水平。因此进口压力或有所减缓。
“后续来看,随着季节性销售高峰过去,粮源逐步减少,供应压力有所降低,基层余粮逐步减少,自然干玉米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不过,需求端表现欠佳。一方面,今年1—2月谷物进口好于预期,挤占玉米份额,同时饲料企业需求平平,且生猪长期去产能,对原料玉米提振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深加工行业产品淀粉近期累库速度提升,库存达到同期高位,后续继续累库空间受限,或限制玉米需求,由此推断深加工开机率难以继续回升,因此深加工端也难以为玉米提供上涨动能。”刘琳说。
展望后市,刘琳认为,虽然技术面可以看到玉米加权指数已经逐步脱离下跌通道,但短期缺乏推动玉米大幅上涨的因素,玉米可能以振荡筑底为主。此外,从价格看,山东—东北玉米价格持续倒挂,将限制东北粮源外流,从供应端看,今年山东等地丰产,粮源供应持续充裕,且价格偏低,相较东北玉米更有优势,在限制东北粮源外流的同时,可能限制东北玉米价格的涨幅,后续可能通过山东等地玉米价格补涨来修复两地价差。
刘丽芳提示,5—7月关注替代品压力,价格有抬升机会。替代品方面,主要关注新季小麦替代影响,关注品质和产量,另外关注饲用稻谷和进口玉米释放效率。进口谷物方面预计呈现递减趋势,同时考虑生猪养殖压栏情况,预计需求有所好转,在库存去化下,价格有上行机会。8—9月,陈粮库存将去化至年内低位,饲用需求旺季来临,库存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去年产量、整体消费规模以及收储影响,价格有望触及年内高点。同时关注国内外玉米关键期天气状况,进出口预期等。10—12月,关注新季玉米上市效率,逐步进入供应高峰期,整体价格趋势预计高位回落,注意消费旺季和供应效率偏慢可能带来的预期差。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