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
国常会再提地方化债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3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
2月LPR超预期非对称下调。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LPR为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上月为4.2%。
四季度净息差再度收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月21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9%,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0.05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净息差较2023年一季度均有所下降。
大中城市房价降幅收窄。国家统计局23日发布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同比整体延续降势。
证监会组织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2月18日至19日,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新年首场发布会严打发行舞弊。2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证监会在甲辰龙年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也是吴清履新主席后,证监会举行的首场发布会。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在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访问西班牙、法国。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采访表示,我们发出的明确信号是,中国将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要以互尊互信推动大国合作,以对话协商应对热点问题,以团结协作加强全球治理,以开放互利促进全球增长。
风险提示:欧元区衰退超预期;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地方专项债不及预期;年初开门红不及预期;中东地区冲突持续升级。
表1 国内宏观环境概览
资料来源:申万期货研究所
国内热点数据及事件: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丁薛祥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
会议指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统筹支持全链条各环节,更多惠及消费者。
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物流降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主要途径是调结构、促改革,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
国常会再提地方化债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3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和《节约用水条例(草案)》、《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要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2月LPR超预期非对称下调。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LPR为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上月为4.2%。本月5年期以上LPR利率单独下降了25个基点,下降幅度超出此前市场预期,这也是5年期以上LPR历史上下调幅度最多的一次。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5年期以上LPR下降,将进一步降低居民房贷利息支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更有效激发企事业单位融资需求。假设以首套房100万贷款余额、等额本息房贷、30年期贷款期限为例,据此计算月供减少约145元,合计30年本息累计减少还贷5.2万元左右。自5年期以上LPR利率公布以来,我国共有8次五年期LPR的下调,但过去下调幅度为5-15个基点。而此次一次性下调了25个基点,是历史上降息最多的一次。
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直接原因是受近期降准落地等因素影响,银行资金成本下降,报价行有动力下调LPR报价加点。此前2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但5日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可为银行每年节约资金成本90亿左右。同时,2023年11月、12月国内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再加上央行1月25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也对近期银行资金成本的下行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图1:2月LPR超预期下调25基点(%)
资料来源:Wind,申万期货研究所
四季度净息差再度收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月21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9%,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0.05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净息差较2023年一季度均有所下降。监管数据显示,2023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74%、1.74%、1.73%和1.69%,已突破《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同时,2023年四季度,民营银行净息差为4.39%,较2023年一季度上涨0.28个百分点。预计后续为了缓解息差收窄的压力,存款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图2:银行净息差跌破1.7%(%)
资料来源:Wind,申万期货研究所
民营银行净息差逆势上涨主要在于:负债端吸收存款缺少优势,银行业降低存款利率,存款来源丰富减少了民营银行高息揽储压力等,降低了民营银行的负债成本。同时,民营银行主要聚焦零售客户,通过线上渠道发展贷款等,增加了资产端收益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在资产端和负债端综合作用下,民营银行净息差上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较上季末基本持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06%,较上季末上升0.2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2%,较上季末上升0.2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4%,较上季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大中城市房价降幅收窄。国家统计局23日发布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同比整体延续降势。具体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6个和68个,比上月分别减少6个和2个,市场逐渐出现企稳迹象。其中,上海1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0.4%,领跑一线城市。2024年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6%和0.7%,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2和0.1个百分点。
证监会组织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2月18日至19日,新春上班伊始,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就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座谈会由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和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主持。专家学者、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私募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代表参与座谈。2月19日下午,证监会主席吴清率队前往银河证券金融街营业部,与十多名个人投资者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据悉,吴清此次座谈对象均是营业部客户,且“谈了不短的时间”。
新年首场发布会严打发行舞弊。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证监会在甲辰龙年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也是吴清履新主席后,证监会举行的首场发布会。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在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将持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过年报审阅、公司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重大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多元化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并通过现场检查核实验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另外将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最后将注重全流程监管执法,把好“入口关”,坚持“申报即担责”。对于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违规占用担保等“监守自盗”行为,将通过打击惩处,清查追偿、限期整改、移送公安,让其“人财两空”。此外,对于证券服务中介机构,将坚持“一案双查”,督促、警示“看门人”切实归位尽责。针对IPO要倒查10年的媒体报道,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在会上表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媒体出现这方面说法,体现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心关注。严伯进说,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证监会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中国证券报》24日刊发文章《证监会: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文章称,稽查执法是证监会监管的核心和关键一环,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最有力的保障。
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访问西班牙、法国。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采访表示,我们发出的明确信号是,中国将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要以互尊互信推动大国合作,以对话协商应对热点问题,以团结协作加强全球治理,以开放互利促进全球增长。与会期间,我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欧盟、加拿大、阿根廷以及乌克兰等各方广泛接触,强调应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应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应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唯我独尊;应坚持追求共赢,坚决避免“多输”。
生产方面,春节后,不少经营主体仍会有“开门红”需求,包括大项目在年初开工建设、年初春耕备耕等仍有季节性特征。加上去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债集中发行、PSL加码支持“三大工程”等,多项积极政策持续显效,短期企业信贷或仍有支撑。LPR超预期下调预计将激发新一轮企业信贷需求,一季度生产景气度预计延续。汽车销售方面,2月22日,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1日至17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6.5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5%,环比上月下降44%。今年累计零售销量为83.2万辆,同比增长59%。同期,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为13.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5%,环比上月下降50%。今年累计批发销量为82.1万辆,同比增长28%。数据反映出新能源车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了一定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
物价方面,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5种下降,5种持平。大宗商品方面,2月22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948点,与昨日持平,较周期内最高点1343点(2021-10-19)下降了29.41%,较2016年02月03日最低点660点上涨了43.64%。
流动性方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回笼8400亿元,对冲降息效果后DR007反弹至1.9%,四季度货政报告显示后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汇率方面,开年以来,随着中美货币周期差缩小以及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平稳有序,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人民币汇率延续了2023年下半年以来“稳”的走势。2024年2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064,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货币端:四季度报告显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有效支持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总量上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总量及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月LPR单方面超预期下调对后续政策空间有一定挤出效应,但全年仍有10bp下调空间。汇率方面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持续有效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财政端: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支边际改善但仍然低迷。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2%,低于年初预算安排的0.4%的增长速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8.4%,低于年初预算安排的6.7%的增长速度。国常会对防范化解地方债务的进一步部署,延续了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债务风险处置的思路,即:强调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去年“一揽子化债方案”下特殊再融资债券超预期发行,城投债迎来一轮超级行情。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级市场发行利率快速下行,出现“抢购”状态。二级市场收益率整体呈现出下行趋势,信用利差大幅收窄。此次会议在化债中提出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这就是在初步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之下,更加注重长远的债务制度建设。
内需端: 春运数据方面,今年春运为期40天,从1月26日到3月5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月26日至2月13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41.6亿人次,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2亿人次,较2023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15.3%和11.0%。出行方面,2024年春运前20天全国铁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152.4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61%,较2019年同期增长24.3%。公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2555.7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37.5%,较2019年下降46.4%。水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74.2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43.7%,较2019年同期下50.7%。民航预计日均发送旅客210.4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70.7%,较2019年同期增长18.8%。据灯塔数据,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人次,相比2023年春节档票房和人次分别增长了18.47%和26.36%,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
外需端: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6.1,上月为46.6,综合PMI由47.9升至48.9,略高于预期值48.5,为连续第9个月处于荣枯线下。而服务业则从48.5跃升至50,远超预期值48.8,结束持续6个月的萎缩。欧洲央行2月23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欧元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有所上升,对未来三年的通胀预期则保持稳定。这进一步表明,欧洲央行抗击通胀的最后阶段可能很困难。为了防止通胀反弹,美联储近期多位官员释放延长鹰派信号,首次降息或推后至6月,对信贷预计造成拖累。IMF 1月30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1%,较去年10月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速较10月预测上涨0.6个百分点,欧元区也上调0.2个百分点至0.9%。中国2023年增速超过此前预测的5.0%,2024年增速预测较10月也上调至4.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月5日发布了经济展望,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比2023年11月的上次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OECD认为全球通货膨胀率“下降得比预想的要快”,OECD还上调了预计2024年上半年会降息的美国的增长率预期。
表3 下周重要事件及数据
资料来源:Wind,申万期货研究所
1.欧元区衰退超预期;
2.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
3.专项债提前批下达不及预期;
4.年初开门红不及预期;
5.中东地区冲突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