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很可能已经达到顶峰,但随着该国寻求脱碳,未来进口的组成可能会发生变化。 中国购买了大约75%的海运铁矿石,在2023年进口了11.8亿公吨这种关键的钢铁原材料,根据海关数据,这是一个创纪录的高点。 但自2019年以来,铁矿石进口量一直锁定在10.7亿至2023年顶峰之间的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内。 上周在新加坡举行的铁矿石论坛上的共识是,中国的需求将保持在当前水平左右的相对平稳状态。这个观点基于两个大的假设,即北京继续执行将年度钢铁产量限制在10亿吨左右的非正式政策,以及中国的国内铁矿石产量在铁含量受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任何开采量的增加都被下降的品位所抵消。 假设这两个条件确实得到维持,那么很难认为中国的进口铁矿石需求会做除了停滞不前之外的任何事情,尽管在非常高的水平上。 问题随后变成了市场动态将如何转变,因为在过去二十年中,铁矿石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无情增长所驱动的,从2004年到2024年,进口量增长了六倍。 首先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仍将是海运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但其主导地位将略有下降,因为其他亚洲国家的钢铁生产商正在崛起,特别是在印度和东南亚。 印度是第五大铁矿石出口国,但随着其国内产业的扩张,它可能会减少出口,甚至可能在2030年代变成净进口国。 预计越南和泰国等国家也将在未来十年增加钢铁产量,并将主要依赖进口铁矿石。 然而,铁矿石的需求驱动因素正在减弱,这使得供应在未来十年更有可能成为关键的价格决定因素。 脱碳 在供应情况中,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即未来几年最有可能被寻求的铁矿石类型是什么。 钢铁生产占全球碳排放量的约8%,占中国总排放量的约16%,这使得努力脱碳对大多数国家和公司提出的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 钢铁制造商的低挂果实是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更高质量的铁矿石,因为这提高了高炉的效率,也限制了烧结的需要,烧结是使用热量将铁矿石细粉聚合以用于碱性氧气炉(BOF)的过程。 在上周在新加坡的活动中,中国钢铁制造商热衷于展示他们减少碳强度的承诺,同时仍然使用他们现有的大部分技术。 对他们来说,这是有意义的,因为钢铁厂的大部分资本设备相对较新,并且未来还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钢铁厂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方式是使用更高等级的聚合体,如球团和热压铁(HBI)。 可以将铁矿石细粉,甚至是低品位材料,升级为球团和HBI,此外,可以使用绿色能源,如氢气,或比煤炭污染较少的燃料,如天然气,来实现这一过程。 主要的铁矿石矿商已经在采取步骤,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3.SA)正在推进在中东建立生产HBI的中心的计划,使用天然气。 在西澳大利亚,也在进行使用绿色氢气生产HBI的研究,那里顶级出口商力拓(RIO.AX)、必和必拓集团(BHP.AX)和福蒂斯丘金属集团(FMG.AX)拥有矿山和港口设施。 可能的问题是,制造更高等级材料的成本是否可以通过更高效的钢铁生产来回收,或者是否需要某种形式的碳税来使这个过程可行。 这里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是路透社的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