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消费回暖,猪价短期延续稳中偏强走势

2022-09-23 11:08:51
Jupiter
99期货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消费回暖,猪价短期延续稳中偏强走势

自2018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生猪养殖企业在与疫情战斗的同时,快速调整和优化生产模式,使能繁母猪存栏和商品猪出栏量在2020年与2021年迅速恢复。2022年能繁母猪存栏与商品猪存栏量均已恢复至绿色区间,生猪价格在3月结束底部振荡,进入新的“价格周期”,企业养殖利润也在上半年全面扭亏为盈。总体来看,非洲猪瘟疫情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契机,经过挑战和机遇的磨练,生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聚焦生猪产业现状,分析四季度生猪价格趋势。

[A][生物安全体系加强]

目前,非洲猪瘟造成的生猪产能下降仍在持续,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养猪企业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工作更显艰难。生猪行业受非洲猪瘟与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显著加强,养殖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升级硬件和软件,行业的产业链和整体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贸易流发生变化。国内生猪与猪肉贸易主要为东北、华北产出大省流向人口密集、消费量大的广东、重庆、福建、上海、贵州等地。猪肉贸易以生猪运输为主,新鲜猪肉主要满足产地当地需求,其余以分割冷鲜肉和冷冻肉的形式就近外销。由于实施动物防疫政策,部分区域间的生猪调运受到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检疫合格后,官方需要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此证明即市场流通中的A票或者B票。

大区防疫政策从2021年4月开始施行,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将我国分为北部、东部、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大区进行分区防疫。虽然A、B票制度并不限制调运的范围,但上述的分区防控工作方案提出原则上不建议进行大区间调运,随之部分省份(如广东省)逐渐响应政策原则上限制省外活猪向本省内调运,生猪贸易流较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前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另一方面,生猪屠宰环节发生变化。生猪屠宰环节前端连接生猪饲养场户,后端连接肉品流通消费终端,产业链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形态,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环节。随着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三证”资格清理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生猪屠宰产业转型升级迎来历史性契机。生猪检疫可在常规检查后再次进行复检,待出具检疫结果后,记录下检疫项目、时间、结果等事项。对于整件猪肉产品,还需要在外包装上再次加盖食品检疫合格印章。如经检验判定为存在疫病风险,需要依据严重程度采取最为合适的方法。疾病风险较低可通过高温方式进行处理;疾病风险较高则需要直接销毁。

[B][进口量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进口猪肉数量在每年80万吨以内,2016年增长一倍至160万吨,2017—2018年维持每年120万吨的水平,2019年再度大幅增长至近200万吨,2020年继续扩大一倍至430万吨,2021年回落至357万吨,2022年截至7月底进口总量为92万吨。2016年、2019年、2020年国内生猪价格较高,进口驱动力较强,进口增量较大。2021年,因国内猪肉价格下滑,进口量下降。2022年,猪肉价格前低后高,上半年进口量维持低位水平,前7个月总进口量同比下降64.09%。

国内向外国肉类生产企业进口猪肉,根据直接、间接的关系,有四种贸易流通方式:国内贸易商通过国外贸易商进口肉企的猪肉,分销至国内工厂或分销商;国内工厂、分销商直接通过国外贸易商进口肉企的猪肉;国内贸易商直接向国外工厂进口猪肉,再分销至国内分销商和工厂;国内分销商和工厂直接向国外肉企进口猪肉。

据了解,猪肉的进口从与国外供应商达成购买协议开始,到运输到港结束,前后大约需要3个月,国内外猪肉价差并不是驱动国内进口猪肉几个波动的主要因素,国内进口猪肉,主要来自对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的预期。一般在猪价看涨的时候,近端进口、远端销售是能够形成进口利润的,有利于促进进口;相反猪价看跌的时候则国内进口积极性不高。由于进口猪肉没有有效的套保方法,协议签订时确定价格,其后3个月时间里国内进口商面临猪肉价格波动的风险。

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国内生猪产业持续亏损,冻肉进口利润微薄,因此月度进口量逐步下滑至常规水平。2022年6月中旬,生猪价格开始快速上涨,产业全面脱离亏损,四季度随着国内疫情消退、年末加工和腌腊需求增加,生猪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涨幅,猪肉进口积极性有望提高,使年度总进口量达到200万吨附近。

[C][饲料成本进一步上涨]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7日当周,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89元/公斤,同比上涨7.46%。2018与2019年,饲料价格在3.0元/公斤附近波动;2020年,饲料价格从年初的3.07元/公斤不断上涨至年末的3.41元/公斤,年内涨幅达到11.07%;2021年1月,饲料价格从3.43元/公斤上涨至3.59元/公斤,涨幅为4.66%,其后饲料价格一直在3.6元/公斤附近波动;2022年一季度,饲料价格从3.66元/公斤上涨至3.86元/公斤,涨幅为5.46%,随后在3.86元/公斤附近波动。如年内无其他突发事件,预计饲料价格将在当前水平波动调整。

利用现有饲料数据与生猪存栏量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生猪存栏量与生猪饲料产量高度同频,而与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的相关性不高。2019—2021年,生猪存栏量与生猪饲料价格的高低点同季度出现,两项数据同增同减,相关系数为0.8988,高度正相关;2022年一季度,二者也都出现同步回落,但是二季度生猪存栏环比上涨1.90%,生猪饲料产量环比大跌7.75%。对于二季度出现较大分歧的数据,我们进行了如下计算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跌0.76%,可出栏育肥猪环比大幅下降13.01%,仔猪环比减少3.55%,生猪总存栏环比微增1.90%,因此二季度饲料产量下降主要来自可出栏育肥猪以及仔猪存栏下降;二是可出栏育肥猪数量下降与二季度猪价见底上涨相互印证,而二季度仔猪存栏减少则可能缓解四季度至元旦前的生猪供应压力。

因此,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企业成本增加,但生猪饲料产量依然高位运行,生猪饲料产量主要由可出栏育肥猪存栏量决定,饲料产量可作为育肥猪存栏量的一个辅助分析指标。

[D][从收储向放储转变]

2022年一季度,生猪价格在产业成本线下方仍不断下跌,产业持续深度亏损。为维护产业生产积极性,2022年3月初至6月上旬,华储网共发布13批16次收储通知,计划收储总量达51.8万吨,实际收储10.14万吨。在猪价二次探底、产业心态受冲击的时期,向产业释放了“托底”信号,有效地稳定了生猪企业养殖心态,助力产业平稳度过价格回调期。

6月中下旬,猪源供应从宽松逐渐向紧平衡过渡,加上养殖企业赌涨压栏与二次育肥,加重猪只紧缺,推动猪价连续快速上涨,猪粮比攀升至三级预警区间。至此,相关部门发布通知,生猪养殖进入盈利区间,倡导养殖企业有序出栏,必要时将启动放储调控猪肉价格。产业情绪在政策指导下回归理性,7月至8月中上旬,猪价振荡回落。8月下旬,随着高温天气接近尾声,以及学校陆续开学,生猪消费出现增长,拉动猪价逼近7月初的猪价高点。因此,国家发改委在8月末和9月初连续发布通知,称“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调控从二季度的收储过渡到三季度中央储备冻猪肉放储。

对比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下称《预案》),《预案》针对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调整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到7∶1。三级预警当猪粮比高于9∶1时,暂不启动储备投放;二级预警当猪粮比连续2周处于10∶1—12∶1时,启动储备投放。而最新9月14日猪粮比为8.38∶1,尚未达到《预案》中所述三级预警的预警线,但国家发改委早在8月末就发文称,将在9月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储备猪肉,目前已经分别于9月8日、9月18日完成了两次投放,第三次投放将于9月23日进行。国家发改委先于预警机制采取行动,从侧面说明国庆节前猪价上涨的压力比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CPI数据,8月CPI同比上涨2.5%,其中核心CPI上涨0.8%,食品价格上涨6.1%,猪肉价格上涨22.40%,猪肉涨幅比7月扩大2.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是影响CPI上涨的分类价格中拉升效果最大的一类。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冲击的当下,缓解通胀压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国家发改委在猪价尚未达到三级预警线时就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E][头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1年10月初,生猪价格回落至10.78元/公斤,较2019年高点下跌73.69%,下跌历时24个月,价格与历次“猪周期”价格低点水平相当,第四轮“猪周期”初步完成。2022年3月下旬,猪价二次探底,低点价格12.12元/公斤略高于2021年10月的周期低点,标志着第四轮“猪周期”正式完成,目前生猪处在第五轮价格周期中。

2021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连续下跌,生猪产业从“暴利”急速进入亏损状态,且亏损状况从2021年6月一直持续至2022年5月。在长达11个月的亏损中,非洲猪瘟疫情和现金流管理不善加速中小养殖企业缩减规模,甚至退出行业。与此同时,大型农牧企业凭借自身的管理和资金优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产业的寒冬期逆势扩张。其中,有代表性的牧原股份2022年前8个月生猪出栏量已经达到2019年全年出栏量的297.54%,新希望前8个月出栏量达到2019年全年的146.02%,金新农占2019年全年的118.61%。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扩张都取得了成功,有个别企业因为生产模式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断臂求生得以喘息。

[F][四季度价格趋势]

受益于生猪价格见底上涨,2022年6月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全面转正,企业现金流压力得到缓解;7、8月生猪价格经过调整再次上涨至24元/公斤的高位水平。随着政策性放储和重点企业约谈等方式,猪价短期压力增加,不过四季度生猪价格仍存在上涨的可能,最主要的内驱力来自消费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2年一季度生猪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对生猪价格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餐饮收入剔除通胀因素后,总收入仅占2021年同期的80.40%;二季度餐饮消费收入录得较大涨幅,剔除价格因素后,占2021年同期的92.81%。餐饮收入主要反映生猪的社会性消费能力,说明2022年二季度生猪社会性消费较一季度有较大增长,不过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回顾近5年餐饮消费情况我们发现,三季度消费基本与二季度持平略增,2017—2019年三季度环比分别增长1.32%、1.14%、1.65%,2020年三季度大增13.57%,2021年三季度环比下降1.62%。2022年三季度,餐饮消费有望环比略增,四季度在国庆节、冬季腌腊和春节备货的拉动下,生猪消费有望出现大幅增长,驱动生猪价格继续上涨,年内极端情况下局部地区可能达到28元/公斤。

来源:期货日报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