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农产品早评】双粕: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双粕强势上涨

2025-04-10 09:06:06
混沌天成期货
混沌天成期货资深分析师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农产品早评 | 2025年4月10日 

品种:生猪、油脂油料、苹果、纸浆、红枣

生  猪

一.市场观点

现货方面,昨日全国生猪全国均价为14.59元/kg,环比-0.14%;屠宰量为136813头,环比-0.87%;主力合约LH2505报价13485元/吨,环比-0.77%。

供给端,集团有序出栏,整体未发生集中供应的情况,肥标价差仍然保持在0.1元/kg附近。

需求端,清明节后屠宰惯性滑落,终端走货较为困难,毛白差低位窄幅波动。

宏观层面,美国对我国再加105%关税落地后,我国暂时未进行新一轮反制,冲突暂时没有升级,昨日内盘双粕冲高快速回落,生猪近月合约由于天然深贴水而保持强势。

总的来说,目前生猪市场仍然处于供需僵持状态,整体情绪大于实际基本面变化。需求方面,猪价下方有二育承接,猪价维持着淡季不淡,该跌未跌的局面。我们认为后续供给压力仍然大,但供给节奏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后续监控肥标及出栏计划完成度以观测养殖端供应节奏。

二.消息与数据

1.机构消息:养殖场出栏量逐步增加,市场不缺猪,屠企收购还算可以,多数屠企反馈计划够。明日猪价或维持窄幅波动。(涌益咨询)

2.机构消息:近期全国宰量呈稳中缩减状态。清明节前屠宰企业订单水平整体尚可,但是节中起终端白条走货阻力较大,加之白条销价难以跟进毛猪价格,成本增加导致部分企业主动缩减订单规避亏损。另外伴随部分屠企国储订单的交付,分割订单不同程度减少。(涌益咨询)

3.机构消息:据上海钢联重点养殖企业样本数据显示,2025年4月9日重点养殖企业全国生猪日度出栏量为261066头,较昨日下跌0.30%,养殖端抗价出猪情绪不减,市场供需僵持博弈,预计短时市场或弱稳调整。(钢联农产品)

4.机构消息:4 月集团猪企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叠加生猪出栏均重提升,市场供应较为宽松。 清明小长假结束后,消费需求转弱。且受居民饮食结构变化,肉类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近期鸡蛋价格大幅下滑,替代消费较为普遍,猪肉购销转弱,下游市场屠企订单量下滑,开工率有下降压力。 供应相对宽松,需求较为疲软,猪价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饲料行业信息网)

油  脂

棕榈油:

昨日棕榈油主力收盘8588元/吨,下跌170元/吨,跌幅1.94%;基差:天津682(-10),山东442(-10),江苏482(-10),广东412(-10)。

供给端:周三,印尼的棕榈油行业和农民团体敦促政府降低出口成本,以抵消美国对印尼出口征收的32%“互惠”关税所导致的影响。棕榈油小农户组织SPKS表示,“通过将出口关税和出口专项税降至0%,可以抵消农民层面价格的下跌,以帮助稳定棕榈果的价格。”印尼对毛棕榈油出口征收每公吨196美元的出口关税和出口专项税;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发布的数据,马来西亚2025年3月棕榈油产量预估较上月增加17.66%;其中,马来半岛产量增加19.33%,东马来西亚产量增加15.84%,沙巴产量增加18.42%,沙捞越产量增加9.1%;3月18日,印尼一种植园基金官员周二称,印尼计划将棕榈油出口专项税从毛棕榈油参考价格的3%-7.5%提高至4.5%-10%,此举旨在为生物柴油中棕榈油使用量的强制性增加提供资金。

需求端:4月9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中美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引起衰退预期升温,宏观需求转弱;4月8日讯,据欧盟委员会,截至4月6日,欧盟2024/25年度棕榈油进口量为208万吨,而去年为272万吨;美国生柴政策反复不定, 4月5日,特朗普团队提议关闭清洁能源办公室并削减约90亿美元补贴;美国的石油和生物燃料联盟上周二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举行会议,可能会将生物柴油义务掺混量从25年的33.5亿加仑提高到55亿至57.5亿加仑,此前消息显示计划提高到47.5亿至55亿加仑,新的义务目标量抬升;棕榈油和豆油、菜油价差处于高位,食用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国内下游观望刚需采购,交投清淡,本周国内棕榈油小幅累库1.2%。

观点:全球衰退预期升温,宏观上利空;供应上进入季节性增产阶段,需求维持刚需为主,供需边际转弱,基本面也偏空,维持逢高空,关注生柴政策和宏观驱动。

豆油:

昨日豆油Y2505合约收盘7576元/吨,下跌0.68%;基差:福建514(28),广东384(48),江苏354(38),山东324(28),天津314(98)。

供给端:4月9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8349.5万英亩,低于路透预测值8376.2万英亩,低于2月论坛8400万英亩;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船期监测显示,4月下旬我国进口大豆将开始集中到港,预计4月进口大豆到港量850万吨,5月1200万吨,6月1100万吨,二季度国内大豆供应将转向宽松。

需求端:中美关税政策引起衰退预期升温,宏观需求转弱;美国生柴政策反复不定,4月5日,特朗普团队提议关闭清洁能源办公室并削减约90亿美元补贴;国内下游需求表现平淡,油厂出货情况表现一般,本周国内豆油去库4.2万吨,同比下降4%。

观点:宏观预期偏空,美国生柴政策反复,对美国豆油需求预期影响较大,短期偏空,关注生柴政策和宏观驱动。

菜油:

昨日菜油OI主力报收于9205元/吨,跌89元/吨,跌幅0.96%;基差:广东45(3),广西25(3),江苏95(-7),福建55(3)。

供给端:4月4日,一项大宗商品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2024/25年度油菜籽产量料为580万吨,预估区间介于550-670万吨,最新的产量预估较之前的估值上调了7%;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3-4月菜籽月均进口到港量约30万吨,5月份后菜籽进口到港将进一步减少,届时国内菜籽库存可能逐步下降;中国对自加拿大菜子油、油渣饼加征100%关税,远月菜籽买船减少。

需求端:中美关税政策引起衰退预期升温,宏观需求转弱;加拿大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被豁免特朗普的新关税,暂时缓解需求担忧;国内菜油提货一般,国内菜油库存75.7万吨,环比下降2.6%,同比上升103%。

观点:宏观预期偏空,美国生柴政策反复,加菜籽利空有所减弱,短期震荡,后续需要关注中国对加拿大菜籽的政策以及美国生物柴油政策。

豆菜粕

豆粕:

日盘豆粕主力合约收至2946元/吨,-0.91%。现货基差,广东-109(5),江苏31(65),山东141(85),天津201(25)。

宏观层面:中美两国经贸团队于4月9日凌晨在新加坡展开了14小时的闭门谈判,美方提出 “阶梯式撤税” 方案,但中方坚持 “对等原则”,要求美方同步取消 34% 基础关税。截至目前,双方仍未达成协议,不过这或许是中方暂缓进一步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一个因素。

供需分析:国内豆粕方面,本周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库存57.91万吨,较上周减少16.89万吨,减幅22.58%,现货昨日继续上涨。

观点: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当前基本面定价失效,粕类定价跟随宏观因子宽幅震荡居多。目前中美之间关税问题暂时没有再度升级,不过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后续会出现明确的和谈,需高频关注有关信息指引交易逻辑。

菜粕:

日盘菜籽粕主力合约收至2631元/吨,-3.09%。现货基差,华东-41(84),福建-1(74),广东-41(94),广西-131(74)。

宏观层面:暂无最新动态,关注关税政策最新变化为主。

供需分析:上周油厂菜粕库存略增至3.15万,华东、华南颗粒粕库存亦有小幅下滑。本周开机率预计上升,继续关注后期需求端表现及菜粕库存情况。

观点:我们认为菜粕短期冲高迅速回落主要是因为贸易战冲突没有进一步升级,豆粕小幅回落,豆菜价差走弱,菜粕补跌所致。后续重点关注关税政策对国内蛋白类商品的驱动,短期基本面失真。

苹  果

苹果:山东产区主流价格维持稳定,客商从西北产区转往山东看货采购,客商数量增加比较明显,冷库报价偏硬,果农和冷库惜售情绪略有提高;陕西冷库货源主流成交价格稳定,咸阳等地区冷库销售基本完成,剩余少量货源客商包装发市场,冷库交易量不大,客商包装自存货出库,货主报价较高,客商缓慢接受价格变动;市场整体销售情况良好,客商采购积极性良好西北果农货供应不足,部分客商询价客商货;宏观氛围偏空,但目前苹果由淡季转旺季,需求环比好转,基本面维持偏强,考虑逢低买入,关注现货消费端的情况。

红  枣

河北崔尔庄市场停车区到货15车,到货以等外为主和少量成品,客商按需采购成交少量;广东如意坊市场到货3车,市场主流价格暂稳,根据到货质量不同价格不一,客商挑选合适货源按需采购,早市成交少量;总体库存压力仍存,需求端进入淡季,震荡磨底,关注下游消费情况。

纸  浆

纸浆:昨日国内针叶浆现货小幅下降,银星6350元/吨(-100),俄针5320元/吨(-200);阔叶浆现货小幅下降,金鱼4550元/吨(-80);针阔叶浆价差1800元/吨(-20),现货市场交投一般;白卡纸市场行情延续弱势运行,市场交投氛围清淡,贸易商看空情绪加重,局部市场价格倒挂;生活用纸市场价格弱势暂稳,业者看空心态显著,场内观望情绪较浓;文化用纸行业供应情况变化不大,企业盈利水平仍较低,工厂多延续稳价意愿,用户多谨慎观望后市为主;今日盘面受宏观因素影响大幅下探,继续寻底,后续关注纸厂补库和全球宏观变化。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